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Disc1)
西贝柳斯 扬·西贝柳斯(Jean Seblius),芬兰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1865年,西贝柳斯生于芬兰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驻扎在那里的一个团的军医。孩提时, 西贝柳斯喜欢在钢琴上构筑音乐,而且后来还为钢琴和其它独奏乐器把一些小作品写下来。当他十五岁时,他跟随那个团管乐队的教师上小提琴课。在夏天,西贝柳斯喜欢拿着他的小提琴成天成夜地消失在树林里——在那些奇异的北欧夏夜的时候,太阳一直到后半夜才落下,而且天黑时绝不会比神秘的黄昏时的光线更暗。西贝柳斯愿意努力在小提琴上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美所感觉到东西:有着那些高大的“窃窃私语”的树的芬芳的树林、寂静的湖和 欢快的小溪、以及银色小鸟的歌声。 象许多别的音乐家一样,西贝柳斯曾经想成为一名律师,并且花了一些时间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法律。最后,他还是决定把整个生命献给音乐。他离开自己的国家到柏林和维也纳去学习音乐。等他三年后回国时,他已经以他第一首伟大的音诗《萨加》(En Saga,意为“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闻名遐迩了。 西贝柳斯最著名作品是交响诗《芬兰颂》,此曲是用芬兰民歌忧伤的曲调组成,成为号召芬兰人民反抗沙皇俄国统治的号角。此后俄国政府一直禁止在芬兰演奏《芬兰颂》。芬兰独立后政府立即颁给西贝柳斯终身年金,鼓励他继续为芬兰民族写作乐曲。 除《芬兰颂》外,西贝柳斯的代表作还有七部交响曲、四首交响传奇曲(包括著名的《图翁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的一章)、弦乐四重奏《内心之声》,以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西贝柳斯一生都在为芬兰音乐的现实主义发展道路和芬兰音乐的民族独特性努力不懈,其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作品不仅奠定了他作为世界级作曲家的地位,也使他被国人称为“芬兰民族之魂”。在他去世后,芬兰人在赫尔辛基市为他树立了一座由600多根不锈钢管组成的纪念碑,类似管风琴,女雕塑家艾拉·希拉图南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纪念碑的建造,每个钢管的处理都表现了芬兰金属处理的不同特殊工艺。自1950年起,赫尔辛基市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西贝柳斯音乐周。 贝里隆德 帕沃·贝里隆德(Paavo Berglund),芬兰著名指挥家,1929年生于赫尔辛基。早期在芬兰广播交响乐团任小提琴手,1962-1971 年任首席指挥。1972-1979年担任伯恩茅斯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很多乐迷都有一种所谓的"本土情结",即相信某个作曲家的作品由本民族指挥家、演奏家和乐团演绎才是最原汁原味的。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如此,在此我们可以举出库贝利克演绎斯美塔那、穆拉文斯基演绎柴科夫斯基等例子。贝里隆德的这套西贝柳斯也可以归入此列。